一款2015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保健品酒,竟然还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日前,深圳福田警方联合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在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协助下,经过一个多月侦查,在粤湘两地捣毁了这条非法“保健酒”的产销链条,刑拘9名嫌疑人,结合前期销售记录,涉案价值近千万元人民币。
2015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通告称,在各地执法检查中发现共有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或者涉嫌违法添加西药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清宫御酒”在通报名单中,该厂家及品牌随后被注销。
在后续的清查中,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却发现这款酒仍在通过多个电商及社交网络平台和线下渠道流通,且交易量不少。与此同时,有深圳消费者向福田警方报案称,在饮用了“清宫御酒”后,身体出现了不舒服症状,怀疑该产品存在问题。
西地那非为处方药,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添加属于违法行为,长期服用对人体具有一定危害。福田警方联合深圳市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将消费者提供的“清宫御酒”送检,所谓的“保健酒”果然被检出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在利益的驱使下,黑心厂家竟将“保健酒”做成了“伟哥酒”。
一款已上了黑名单的产品,原本的厂家不复存在,为何还有源源不断的产品流入市场?2017年8月,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将线索提交给福田警方,福田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
在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的协助下,民警调查发现,这家线上销售“清宫御酒”的店铺位于广州,随后在广州海珠区将该店一名经营人员抓获,并在其家中收缴了该款酒200多瓶。开店经营保健酒的张某、叶某夫妇闻讯而逃。经持续追踪后,民警在广州从化发现其踪迹并将两人抓获,同时,查获了完整的销售记录清单。
信息显示,该店所售卖的“清宫御酒”产自长沙,在产品上了“黑名单”后,原本的厂家“康年华”已于2014年停业整顿,但存货随后仍流入了市场。该厂家原本的经销商清楚知道该款酒含违法添加成分,因而不敢明目张胆进行销售,只是销售给几个固定的老顾客,包括张某夫妇。
在对产销链条的摸排过程中,民警发现,除了所谓的“存货”,还有人在顶风生产。在对厂家销售人员的摸排中,警方发现广州这家网点另外一个货源来自皮某。在“康年华”酒厂运营时,皮某只是该酒厂一个营销人员,不过,工厂停业后,皮某并没有放弃这个生意,他采购了包装盒,在自己家里弄了个小作坊继续生产。皮某的“制酒工艺”也是如出一辙,采购药酒后往酒里添加“西地那非”。
除了皮某的小作坊外,“清宫御酒”还有另外的仿冒者。陶某原本是康年华酒厂在深圳的经销商,在工厂停业后,陶某得到了该酒的配方和技术,也制售了一阵,随后又以30万元的价格将技术和机器转让给温某,温某和老乡贺某在惠州设立了一个加工厂,贺某在惠州负责生产,温某在深圳负责销售。
这些产品在市场的价格并不便宜。以其中“豪华版”的一款“清宫御酒”为例,网页上标称的销售价为588元,据警方介绍,100毫升小支装的产品市场售价128元,价格几乎是成本的几十倍。
民警介绍,皮某居住在长沙,却在离居住地有100多公里距离的另一个地方发货,而且外出时总换乘不同的车辆。在福田警方穷追不舍和当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警方最终将这一产销链条彻底端掉,抓获了9名嫌疑人,另有2人在逃,涉案金额近千万元。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一款2015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保健品酒,竟然还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日前,深圳福田警方联合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在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协助下,经过一个多月侦查,在粤湘两地捣毁了这条非法“保健酒”的产销链条,刑拘9名嫌疑人,结合前期销售记录,涉案价值近千万元人民币。
2015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通告称,在各地执法检查中发现共有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或者涉嫌违法添加西药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清宫御酒”在通报名单中,该厂家及品牌随后被注销。
在后续的清查中,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却发现这款酒仍在通过多个电商及社交网络平台和线下渠道流通,且交易量不少。与此同时,有深圳消费者向福田警方报案称,在饮用了“清宫御酒”后,身体出现了不舒服症状,怀疑该产品存在问题。
西地那非为处方药,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添加属于违法行为,长期服用对人体具有一定危害。福田警方联合深圳市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将消费者提供的“清宫御酒”送检,所谓的“保健酒”果然被检出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在利益的驱使下,黑心厂家竟将“保健酒”做成了“伟哥酒”。
一款已上了黑名单的产品,原本的厂家不复存在,为何还有源源不断的产品流入市场?2017年8月,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将线索提交给福田警方,福田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
在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的协助下,民警调查发现,这家线上销售“清宫御酒”的店铺位于广州,随后在广州海珠区将该店一名经营人员抓获,并在其家中收缴了该款酒200多瓶。开店经营保健酒的张某、叶某夫妇闻讯而逃。经持续追踪后,民警在广州从化发现其踪迹并将两人抓获,同时,查获了完整的销售记录清单。
信息显示,该店所售卖的“清宫御酒”产自长沙,在产品上了“黑名单”后,原本的厂家“康年华”已于2014年停业整顿,但存货随后仍流入了市场。该厂家原本的经销商清楚知道该款酒含违法添加成分,因而不敢明目张胆进行销售,只是销售给几个固定的老顾客,包括张某夫妇。
在对产销链条的摸排过程中,民警发现,除了所谓的“存货”,还有人在顶风生产。在对厂家销售人员的摸排中,警方发现广州这家网点另外一个货源来自皮某。在“康年华”酒厂运营时,皮某只是该酒厂一个营销人员,不过,工厂停业后,皮某并没有放弃这个生意,他采购了包装盒,在自己家里弄了个小作坊继续生产。皮某的“制酒工艺”也是如出一辙,采购药酒后往酒里添加“西地那非”。
除了皮某的小作坊外,“清宫御酒”还有另外的仿冒者。陶某原本是康年华酒厂在深圳的经销商,在工厂停业后,陶某得到了该酒的配方和技术,也制售了一阵,随后又以30万元的价格将技术和机器转让给温某,温某和老乡贺某在惠州设立了一个加工厂,贺某在惠州负责生产,温某在深圳负责销售。
这些产品在市场的价格并不便宜。以其中“豪华版”的一款“清宫御酒”为例,网页上标称的销售价为588元,据警方介绍,100毫升小支装的产品市场售价128元,价格几乎是成本的几十倍。
民警介绍,皮某居住在长沙,却在离居住地有100多公里距离的另一个地方发货,而且外出时总换乘不同的车辆。在福田警方穷追不舍和当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警方最终将这一产销链条彻底端掉,抓获了9名嫌疑人,另有2人在逃,涉案金额近千万元。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酒中添加处方药 制售“伟哥酒”涉案近千万》